作为长期观察可口可乐品牌的人,2013年,绝对是让我眼前一亮的时间节点。当它的营销负责人与五月天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伤心的人别听慢歌(贯彻快乐)》已经开始在网上热播,顺势推出了二十几款“快乐昵称瓶”,选用流行的网络用语印在饮料瓶上,如“喵星人”、“文艺青年”、“小清新”、“纯爷们”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贴近消费者的互联网社交方式和沟通习惯,让消费者能通过分享,拉进彼此的距离。同时,五月天的五位成员也分别拿到了专属定制“昵称瓶”,借助粉丝的力量,积累了品牌传播的强大势能,为后面的吹枯拉朽之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014年,升级版的“歌词瓶”,又一次让人见证了可口可乐营销人的“尿性”。“你是我最重要的决定”,“阳光总在风雨后”,“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我愿意为你”等几十款流行歌曲歌词被印在可口可乐的瓶身和易拉罐上。据可口可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仅这个六月份,“歌词瓶”带来可口可乐整个汽水饮料销量的增长高达10%。
2013年将会是可口可乐年轻化的元年和营销思路转变的拐点。2013年以前,可口可乐已经悄然调整了组织架构,2006年成立整合营销部,2009年变CMO为CMCO,首席市场官到首席营销商务官的转变,将市场和商业统筹在一个领导下负责,让空军和地面部队实现了对接,团队能够实现一个目标快速采取行动。2011年,成立互动营销部,聚焦数字营销和社会化媒体营销,数据化和品牌化成为了两个清晰的维度。
可口可乐营销负责人讲述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从产品营销向品牌营销转变,虽是一小步,却是品牌营销一大步,甚至可以说成华丽的转身,通过拥抱新媒体,丰富了自己的DNA,进而提升了行动敏捷性,对比一下诺基亚、联想品牌转型路,这种感悟会更深。
2013年任务,是锁定目标群体
通过昵称瓶,对所有群体进行二十多个维度打标签,“有为青年”“技术男”“大咖黄晓明”等标签,对海量的消费群体进行归类,锁定目标群体。海量的用户,就会有海量的需求,我们单独和他们互动,再多的人都应付不来;化繁为简,对群体归类,给他们一个身份感,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圈子。就像小米的前期策略一样,为发烧友设计的手机-发烧友圈子,如果上来就针对所有群体设计手机,倡导与用户沟通、交朋友的策略就很难推进,说不定很快就把自己拖垮。通过锁定、聚焦目标群体的方法,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014年任务,聚焦目标群体需求
目标人群已经很清晰了,就针对二十多个群体,此时进行需求分析,绘出消费者的画像,如果借助调查问卷就,就没有任何创意而言了。我们在听歌的时候,都会有“情歌”“民歌”“网络歌曲”“怀旧”“轻音乐”等标签(标签化思维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分支,当你真正懂得标签化思维的时候,互联网的威力才能被你运用)。选了几十首歌曲,就像找到了描述消费者的几十个维度,消费者的形象一目了然。
2015年,聚焦目标群体的梦想
用梦想凝聚品牌的内核,然后把它形成海浪,滋养消费者的梦想荒原。这个道理很好懂,面试人的时候,你发现一个好苗子,如何把它留下来,好多人都会用到梦想的招数,打动他,折服他,进而成为梦想的信徒。
当品牌营销到一个境界之后,我们就要借助梦想的力量,把消费者由粉丝变成信徒,进而实现市场份额的飙升,或者品牌文化边界的拓展,必变被营销浪潮环境变迁而淘汰。
大胆做个预测
“当我登上月球,给嫦娥姐姐第一个礼物”
“最爱的可口可乐”
……
归结一下就是,聚焦目标群体,然后设计消费者画像,通过梦想,升华品牌内涵,要卖货,要疯狂卖货,但是更要兜售梦想。
找到目标群体,聚焦核心需求,赋予品牌情绪(梦想、情怀等),这就是可口可乐品牌路上的三座山峰,支撑了市场的高度。让耀眼的品牌光芒冉冉升起,普照它的臣民,拓宽它的疆域。
欢迎关注微信号: liyuanshengguatu
喜欢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