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学校行为文化
学校行为文化
编辑: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发布时间:2012-12-03 点击:2503

 

学校行为文化
    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把学校文化理解为深层的精神文化、中层的
制度文化和表层的物质文化只者的组合。如2002年教育部人事司在组织
编写的《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中指出,“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
包括如下的内容: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近
年来,随着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学校主体的行为模式
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发展有十分重大的影响。然而它
既不属于精神文化,也不属于物质文化,更不属于制度文化。于是,学
校行为文化便应运而生了
 
什么是学校行为文化
    什么是学校行为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包含哪些内容?学校行为文化
与其他儿种学校文化的关系如何?学校行为文化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这些都是本节将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行为文化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校行为文化作出了不同的定义,下面
我们来看几个有代表性的定义。
    范国睿在《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中提出学校组织文化由精神文
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组成。其中,学校规范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行
为文化。该书对学校行为文化的定义如下“所谓行为文化,是指学校主
体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其内容:一是师生员工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思维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班风、学风等学校气氛;二是表
现为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学校行为文化是观念文化的外
化。”该书从学校组织气氛的视角探讨学校行为文化,着重研究在师生
员工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学校气氛,把校风、班风、学风当做学校
行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把学校气氛尤其是校风、班风、学风当作
学校行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似乎扩大了行为文化的内涵,也容易导致行为
文化与精神文化界限不清。
    赵中建主编的《学校文化》提出了学校领导所倡导的精神文化与师
生员工在实践中形成的行为方式脱节的问题,将导致学校文化的二重性,
即实际行为和学校文化的脱节。为避免这种情况,学校在谨慎地确立核
心价值观之后还必须关注师生员工的实际行为,使其行为模式符合学校
所倡导的文化,以形成和谐的行为文化。该书对行为文化的界定,简单、
清晰,值得借鉴:“学校行为文化就是指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产生的活动文化,是学校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
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折射。”
    除此之外,对校园文化的研究也开始关注行为文化,其中不乏精
彩、深刻的论述。邓党雄编著的《校园文化建设论》将校园文化分为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四部分。“校园活动文化”
指的是学校在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文化,它并不包括师
生员工的一切行为模式,仅仅指向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与我们探
讨的行为文化有一定的交叉。在校园文化活动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是学
校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文化还包括师生员工在日常学习和
工作中形成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校园活动文化是学校行为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著作对校园活动文化特点的概述发人深省:“如
果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那么,活动文化则是校园文
化的外壳,是传达这种核心与灵魂的载体,没有这种载体,校园精神
则无法显现……活动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有效载体,相对于精
神文化的虚,它又有实的特点,相对于物质文化的静,它又有动的特点。”
    不难看出,学校行为文化的定义虽然干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中,
不同的学者不约而同地达成了一些共识,这些共识构成了学校行为文化
概念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师生员工的行为模式,精神文化的传承载
体,学校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综合各种定义,我们选取了一个对学校
行为文化理解较全面的定义:
    学校行为文化:在教育系统中长期形成的并通过学校主体的活动而
展示出来的文化形态的总和,如礼仪。它指师生员工、管理人员在学校
教学、管理、科研、学习、生活以及文体活动中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
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它是校风、教风、学风的核心,也是学校精神、价
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体现。.
   
   
 
      二、学校行为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公共关系的综合反映,
通过师生员工的日常行为表现出来,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如果说精神文
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与灵魂,那么行为文化则是学校文化的外壳,是传
达和表现这种核心与灵魂的载体,没有这种载体,学校精神则无法显现。
    一般而言,我们认为学校文化由深层的精神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
浅层的行为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四部分组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共同构
成了学校文化的主体。其中,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晴雨表和学校的
“活文化”,是学校主体在学校进行各种活动或行动时的动态反应,主要
在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上表现出来,在学校文化的体系中有不可取代
的地位。
    首先,学校行为文化是对学校精神文化的诊释,精神文化需要行为
文化来展现,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办学理念
和原则,学校愿景和目标,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内容,这些都需
要通过学校成员的行为来显现。同时,也可以依据学校成员的行为(文
化)来推断学校的精神文化,比如,怎样判断一所学校的学风呢?我们
可以通过学生主动自习的时间,言行举止中透露的学习态度来判断。一
所学校师生员工的仪表、举止、言谈等是学校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建
设学校行为文化何不从日常行为抓起呢?
    其次,学校行为文化是对学校制度文化的检验。制度是为了规范学
校人和团体的行为而制定的,它对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
活方式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制度抑或制
度文化的规范是否科学,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通过行为(文化)来
检验。制度(文化)规范下的行为(文化)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这种制
度(文化)便是可行的;反之,制度则需要改进。另外,制度规范的行
为是否在学校主体的承受范围内也需要通过行为(文化)来检验,若制
度(文化)缺乏人性的关怀,学校内部就有可能出现抗议甚至集体罢工、
罢学的行为,以此衷示对制度的反对。
    最后,学校行为文化可以丰富学校物质文化的内涵。学校物质文化
主要包括学校的总体环境及其布局风格、建筑风格等。校园活动文化是
学校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活动的开展中积淀而成。学校的
各项硬件设施为校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场所和设备,在校园活动中形成
的文化给学校硬件增加了深层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校园活动文化丰
富了学校物质文化的内涵。以学校的操场为例,它原本仅仅是一个物质
的存在,一年一度校运动会的开展给操场增添了深层的文化意义,诸如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勇于拼搏”之类耳熟能详的口号根植于师生心
中。经过一次次的运动,操场就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存在了,与运动、
竞技有关的精神和文化在运动会中积淀,这些行为文化丰富了操场文化
的内涵。
   
   
 
 
    三、学校行为文化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校行为文化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
    社会文化是学校文化赖以生存的大背景,学校文化不能与社会主流
文化相抵触。学校成员的行为模式必须与社会基本要求相一致,否则社
会可以将学校取缔。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学校行为文化的基调,
社会大气候决定学校小气候,社会主流行为文化决定学校行为亚文化。
我们往往认为中国与美国的学校之间差别很大,其实最外在的表现就在
于行为文化的差异,而这又与两个国家社会背景不同有关。这也是中国
与美国学校行为文化差异很大的原因,两个国家的社会大背景大不相同,
决定了其学校文化的天壤之别。
    (二)学校传统的行为文化
    一所学校的行为文化与学校的历史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师生员工每
天生活在校园里,对长期积淀下来的校园传统文化耳濡目染。新来的老
师和学生为了使自己更好地融人学校群体,必然会去了解学校的文化,
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学校传统文化的要求。这样,学校传统的行为文
化在一批又一批师生员工的身上得到强化,对当下的行为文化产生了至
关重要的影响。
    (三)精神文化环境
    精神文化环境在谈学校行为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时已经提到过,学校
行为文化是对学校精神文化的拴释,是精神文化的有效载体。精神文化
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学校成员的行为方式有着引导作用。追求
自由、狂放不羁是北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也是他们行为文化的核心。那
么这种共同的行为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最根本的成因在于北大对“兼
容并包、独立人格”的强调,它始于建校之初,是北大百年来的核心和
灵魂,正是由于对独立人格的强调造就了一批批思想独立自由的北大
学子。
    可以看出,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对行为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
的、隐性的、持久的,精神文化对行为文化的形成有精神引领的作用。
    (四)制度文化环境
    制度是为了规范学校人和团体行为而制定的,制度文化是学校有意
识选择的,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
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如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及管
理制度以及相应形成的严密的组织机构。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文化环
境,一经学校成员的高度认同,能促进良好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同
时规范学校成员的行为文化。可以看出,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行为文化
的形成有规范作用。
    (五)物质文化环境
    人们身处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心情,物质文化环境不同的学校会
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学校的建筑布局、绿化环境、多媒体设施等物质
文化因素对师生员工的心情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工作与学习的效率和心
态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孟母三迁的原因是为了给孟子寻找一个良好
的学习环境,建设学校物质文化环境也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
习、发展环境。建设学校物质文化与建设学校行为文化紧密相连。

——本文转自由余清臣和卢元凯主编的《学校文化学》,如有更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看本书。

精品推荐

冷静 创新源于...

冷静 创新源于冷静思考 不够冷静的人通常比较浮躁,比较盲目,容易感情用事,往往容易与创新擦肩而过。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不要灰心,只要沉下心来冷静思考,总会找到方法,这种想方设法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购买收藏 ¥10元

在线客服 客服软件
在线客服系统

企业文化墙|校园文化墙|文化墙图片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

网址:http://www.wenhuaqiang.net

粤ICP备11077203号 版权所有@ 广州市天河区东棠行道办公用品经营部
快速导航: 企业文化宣传栏企业管理漫画服务理念标语激励员工标语会议室标语时间管理标语生产安全标语创新标语团队合作标语执行力标语
本站空间由万网空间代理维启在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