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
在了解了学校行为文化的概念、分类、意义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
工作便是怎样律设学校行为文化的问题了。通俗点说,就是如何打造优
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校园文化的产生是一种不断强化、不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在
相当一段时间内,在人们聚集在一起,相互交谈,一遍又一遍地做某件
事情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共有的文化。学校行为文化的形成亦是如此。
学校行为文化的形成是一种缓慢的、不断强化的过程,因而具有相对稳
定性,不会轻易改变。渴望一夜之间建设出全新的校园行为文化的想法
是不现实的。对于那些行为文化有待建设改进的学校,最佳的手段不是
破旧立新,创建一种全新的行为文化,而是从细节入手,于细微处引人
新的行为文化要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细节的改变将对整个学校行为
文化整体的改变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关注每一个学生
学生行为文化的建设是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之所以这么
说,原因有二:一是数量上学生是学校的绝对主体。学生行为文化建设
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成败;二是学生行为文化建设不
仅是建设学校行为文化的手段,更是目的。
然而,要建设学生行为文化又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旧的学校文
化特别是学生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刻的,尤其是对于容易
“先人为主”的新生。新生一进校便立即接受一种人学教育,即就该校特
有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亚文化进行熏陶。
尽管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势必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但归纳起来可以发现,不管在哪个学校,学生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如下几个变量上,这些变量在特殊的环境方式下共同发挥作用便
形成了学生的行为方式。这些变量分别是:
·吃饭、睡觉、学习和社交活动的方式;
·对校园内哪些活动是要强化的,哪些活动是要加以限制的理解;
·班级内外可接受性行为的判断准则;
·学生中传播的关于好班差班、好老师差老师等小道消息。
简而言之,旧的学生行为文化多多少少为他们的新成员提供了行动
指南,为新生能早日扮演该校学生的角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如果
想要建设一种新的学生行为文化,首先就必须努力切断既有的学生行为
文化对新生的影响,使后者摆脱旧文化场的强大引力,在校园行为文化
中学会独立思考,选择进步的新行为文化。其次对于老学生,不能盲目
要求其立刻转变,而应该着手为其营造一种新的环境,新的环境会促使
其由内而外发生转变。

二、关注每一位老师
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中,老师也是必须要得到关注的重要一员。学校
文化应该要为教师的成长铺路,没有教师的充分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
又从何谈起呢?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竞相模仿的对象。因此,建设
优良的教师行为文化就显得分外重要。怎样建设呢?
首先,要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教育传统,
不仅要求师严而道尊,而且对老师的行为举止更是有许多要求和规范。
例如“敏而好学,可以为师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严师
出高徒”。教师这一职业在中国自古有着很高的地位,受人尊重。与此同
时,人们对教师的言行也存在很高的期待。教师是人群中的智者、德者。
智,要求教师学识渊博、谆谆善诱;德,要求教师德行兼备、春蚕到死
丝方尽。这些优良的品质今日教师也需要继承。其次,还必须用现代的
教育文化理念审思自己,看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及时改进。最后一点,
也是最重要的,在跟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严肃认真.维护
良好的教师形象;另一方面要弘扬民主、平等的精神,尊重每一个学生,
善于用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
三、关注每一个活动
学校生活就像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活动串成的珠链。不论是教育活动
还是课外活动,都是学校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最根本的工作
是培养人,即开发人的潜能和培养健康的人格。学生是从学校活动和人
际互动中学习待人处事的,是从受尊重中学会尊重他人,从学校仪式中
认识集体、学会礼仪的。学校的每项规定,每项活动都深刻影响着学生,
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能养成校园人
的良好行为,锻炼和提高校园人的能力,同时更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精心设计的校园文化活动内涵丰富,不仅能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而且
对形成良好的行为文化起到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作用。例如升旗仪式、
参观校史展览馆、校训宣传、学唱校歌等系列教育活动;文化艺术节、
科技节、体育节系列;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系列;法制教育
月、师德教育月、优质服务月系列等。通过老师精心组织各项活动,让
学生以主体的资格自觉参与各种活动,寓教于知识,寓教于竞赛,寓教
于娱乐,有利于逐步滋润学生心田,使其接受价值观、道德、情感和秩
序要求,走向人格的成熟和完善,进而才能真正建设起优秀的学校行为
文化。
在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要解决
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必须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一)方向性
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
时刻牢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建设先进的现代学校行为
文化。面对世界范围多元文化的冲突,大力弘扬中国民族的优秀传统行
为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学校
生活。
(二)整体性
学校行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因此,
要从总体上对其进行规划,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生行为文化建
设与教师行为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各个因素协调一致,保证学校行为文
化建设协调有序,使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主体性
学校行为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师生行为文化,学生和教师均是学校行
为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又
是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要充分依靠
学生与教师,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听取他们
的意见,反映他们的利益,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富有生命力和活力,取得扎实的成效。
(四)选择性
学校行为文化是开放的文化,面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主流
与非主流、本土与外来这样复杂的文化差异,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必须
要过滤和选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并且
不断调整、充实和发展,以适应外在时代和内在主体的双重要求。
抓好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能促进学校文化总体建设的发展。它关系
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效应,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质量,意义
十分重大。现在,在对学校行为文化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之后,把握好上
述原则,将建设落到实处,相信定能取得良好的建设成果。
——本文转自由余清臣和卢元凯主编的《学校文化学》,如有更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看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