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全息胚理论.
1980年,山东大学教授张颖清提出针灸穴位全息的科学依据—“穴位全息”、
“生物全息”。此新的学说是在各生物学家(包括医学专家)所公认的“泛胚论”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它提出“生物体(包括人)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小到一个细胞,都隐藏着
整个生命最初形态的基本结构特征”。也就是说,生物体(包括人)的每个细胞,每一个
组织及每一个器官等等都像是一个整体的缩影。它包含着全部整体,各个部位的生理、
病理信息、能量、组成,能真实地反映出整体的全部特征。因此,每一个局部实际上是
一个缩小的整体。因为“全息胚”针对于人体来说它是人体相对独立的部分,在结构功
能上都有相对的完整性与其他部分有着明显的界线,所以医学专家可以通过机体某个局
部来观察、诊断和治疗全身疾患。这一学说确切解释了中医学的整体医学观念,包括头
面诊、手诊、耳诊、眼诊、舌诊、脉诊等传统的诊疗方法,更具有价值的是为“足部反
射穴区诊疗、保健法”提供了全新的科学根据,同时还为“手部第二掌骨全息速诊法”、
“小腿内侧胫骨全息速诊法”在医学界兴起作为诊断疾病的理论提示了可信的科学依据,
经过大量科学实验和实践得以证实其科学性、前瞻性。
腿、足12个全息区域的生理状况。足部“速诊图”的十二全息区所对应的不仅是区位所
指的部位或器官,而且还包括着与这些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其邻近的其他部位
或器官。其中头区包括:头、耳、鼻、口、牙。颈区包括:颈、甲状腺、咽、气管中段、食
管上段。上肢区包括:心、肺、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管下段、背。肝区
包括:月干、月旦。胃区包括:胃、脾、胰。十二指肠区包括:十二指肠、结肠。肾区包括:
腰、大肠、小肠。腰区包括:腰、脐周、大肠、小肠。下腹部区包括:下腹、子宫、膀
胧、直肠、阑尾、卵巢、肇丸、阴道、尿道、肛门、骼椎。腿区包括:腿、膝。足部包
括:足、跺。上述这些全息穴位群代表人体各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也就是说,生物体
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小到一个细胞分子,都隐藏着整体生命最初形态的基本特征。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可否研究、发展、推广头面诊、手诊、耳诊等全息胚器官来诊
疗、保健我们的身体呢?回答是肯定的,但经过许多临床实践发现:足部是一个最理想
的全息胚器官,通过对足部反射穴区的按摩,其疗效远远比对以上全息胚器官的按摩是
显著。因为:①它的神经传导的双向功能更明显。②它有各层组织,还有骨骼支架。③
它处于远离心脏末端,距离大脑也最远,在信息传导上有独特之处。④足部体积较大,
足底面积也大,每个反射穴区的生理,病理信息量也就相应增大了,对诊断治疗都很有
利。⑤足部同耳、手、鼻、脊椎骨都是发育到神经胚期间的全息胚(卵裂期、桑堪期、
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