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挂图内容:
中暑的刮痧疗法
中暑是夏季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劳动、生活或活动,因暑热侵袭,致邪热内郁,体温调节功能失常而发生的急性病变。严重中暑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或肝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症状
本证在临床上分轻重两型,表现各不相同。轻证表现为头昏头痛,心烦胸闷,口渴多饮,面红为阳暑;若见精神疲惫,肢体困倦,胸闷不畅,为阴暑。而重证则见壮热无汗.肌肤灼热,面红目赤,口唇干燥,神志昏迷,手足痉挛或抽搐。
(二)治法
(1)选穴 风府、哑门、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穴位、合谷、内关。
(2)定位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
哑门: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O.5寸,第一颈椎脊突下。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风府、哑门,然后用三棱针放痧大椎穴,再刮背部膀胱经,最后刮前臂内关、合谷穴。
(4)刮拭方法
补泻兼施,大椎放痧。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部风府至哑门穴,由上至下,宜用刮板角部,30次,出痧为度。大椎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然后刮拭背部膀胱经穴,分别为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和旁开3寸二线,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最后分别刮上肢内侧内关穴和手背部合谷穴,各30次,出痧为度。
二、本组挂图的优点:
挂图大师设计的此组中医刮痧图片,将它们布置在中医院相关科室、中医养生会所、足疗馆、保健养生馆等场所、从环境形象建设中彰显中医药文化特色,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强中医药传播能力建设,达到内部环境和谐统一,创建浓厚中医养生文化文化氛围。
三、系列相关【点击图片查看详细内容】
更多精彩图片请点击下方图标下载相关目录查看,一目了然,选择更方便!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