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挂图内容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多发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以密切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为主,患者主要为婴幼儿,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1.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但不痛不痒;同时口腔黏膜可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2.手足口病在学龄前儿童中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易患病。由于患儿年幼,家长应掌握一定的防病知识,以便维护孩子的健康。
3.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4.手足口病目前无疫苗预防,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如果得了手足口病,一般7-10天可自行痊愈。因此,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绝大多数患儿是可以痊愈的。
5.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进展;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玩耍和接触。
6.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家长应及早告诉老师,在孩子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幼儿园,防止传染给其他孩子。
7.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环境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8.居家治疗的患儿,唾液等分泌物要用纸包好,丢入垃圾箱;粪便应收集消毒后丢入厕所,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患儿前、处理患儿物品后都要用肥皂洗手。患儿的日常用品要勤消毒,居室要勤通风。
9.家长如果发现患儿,尤其是年龄低于3岁的婴幼儿出现高烧不退、精神差、手足抖动、呼吸急促、四肢凉等症状,可能提示病情较重,请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二、挂图延伸: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由于该病的传染性,所以各医院,社区,必须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工作。比如在医院或社区门口布置手足口病宣传栏和标语,在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张贴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海报,能有效增强人们的防患意识,防止病菌的扩散。下面展示的是一些经典的手足口病宣传海报,标语和宣传栏。
三、系列相关【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经典医院文化标语,点击下载相关目录,查找更方便!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