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挂图内容:
认识小儿血管瘤
小儿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病,是先天性血管畸型,由残余胚胎血管形成的良性肿瘤。在临床上一般分为4种类型:
1、鲜红斑痣:又称火焰色痣、毛细血管扩张痣及葡萄酒色痣等。一般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表现为一个或数个境界清楚的淡紫红色、淡紫色和红色的斑块;大小不等,不高出皮肤,压之易褪色,常在孩子哭闹、用力或洗澡遇热时颜色加深。发生于前额、鼻梁、眉间及后枕部的鲜红斑痣,多在2岁前几乎全部可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较大、较广泛的常终身持续存在。鲜红斑痣虽多可消退,但并不都能自行消退。
2、草莓状血管瘤:又称毛细血管瘤或单纯血管瘤。一般于生后1个月左右出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1-2岁内长到最大限度而逐渐缓慢消退,最终完全或大部分变成萎缩疤痕。皮肤损害以单发者多见,为圆形、半球形、分叶或不规则形状的、高出皮面的良性斑块。大小不一,可从米粒大小到草莓大小,少数甚至可覆盖一侧或整个肢体。其边界清楚,质地柔软,呈红色、紫红色,压之可退色。
3、海绵状血管瘤:生后或生后不久发生,也有于1岁后才发病的。损害一般较大,缓慢增长,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常常累及口腔、咽颊粘膜处;呈圆形、扁平或不规则形状,为大小不等的、柔软的、高出皮面的隆起肿物,挤压后可缩小,有弹性。此型血管瘤可发生在内脏,如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也可发生于肌肉间、骨间,为肌间海绵状血管瘤。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还可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及紫癜。此型血管瘤以婴幼儿常见。年龄越小,出血越频繁,血小板越低,越容易出血。尤其是脑出血、呼吸困难、继发感染等,会危及生命。
4、混合型血管瘤:即两种及两种以上血管瘤同时存在,以其中一种类型表现为主的血管瘤。
二、此系列挂图优点:
此组图片专为医院小儿皮肤科所设计,内容详细专业。将它们布置在小儿皮肤科室,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场所。对小儿皮肤疾病知识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做到真正为患者着想,让患者父母正确认识了解相关的护理及预防措施,让患者更安心。同时也使医院文化建设更加完善,提升了医院形象。
三、系列相关【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详细内容】
更多精彩图片请点击下方图标下载相关目录查看,一目了然,选择更方便!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