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辩证论治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这个病名中医文献上虽然没有,根据它的临床表现,主要属于中医“瘕”范畴,它与两千年前中医古籍《内经》中记载的“石瘕”很相似,主要与感受风寒,郁怒气滞及气虚血滞有关(瘕:中医指腹腔内结块的病)。
中医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及分期治疗的方法,治疗原则以活血化淤,软坚散结为主,佐以行气化痰,兼调寒热。同时,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具体病情随证施治。主要分为气滞、血淤、痰湿、湿热4种证型,各种证型相同的表现是子宫有积块,质硬,较小者常于妇科检查及B超时发现,不同的表现和治法如下:
气滞证
主要表现为伴小腹疼痛,痛无定处,小腹胀满,苔薄润,脉沉弦。治法为行气导滞,活血消。方药用香棱丸(木香,丁香,三棱,枳壳,莪术,青皮,川楝子,小茴香)。
血淤证
主要表现为疼痛拒按,面色晦黯,肌肤乏润,月经量多或夹血块,口干不欲饮,舌紫黯或边有淤点,脉沉涩。治法为活血散结,破淤消 。药用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加三棱、莪术。
痰湿证
主要表现为小腹时或作痛,或伴月经不调,带多色白,胸脘满闷,舌质淡暗、苔白腻,脉弦细而滑。治法为理气化痰,破淤消。方药用开郁二陈汤(制半夏,陈皮,茯苓,青皮,香附,川芎,莪术,木香,槟榔,甘草,苍术,生姜)。
湿热证
主要表现为带多色黄或臭秽,小腹及腰骶部疼痛而胀,经期加重,尿少色黄,可伴有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为清热利湿,祛淤消。方药用大黄牡丹汤(大黄,芒硝,丹皮,桃仁,冬瓜子)加红藤、败酱草、穿山甲等。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98元
优惠价:¥98元
优惠价:¥98元
优惠价:¥98元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