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什么是学校文化学
什么是学校文化学
编辑: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发布时间:2012-12-01 点击:3577

          学校文化与学校文化学

 

不论走在世界的什么地方,我们总能发现一个我们可以称之为学校
的地方,不管那里的孩子是来自富裕的家庭还是贫穷的家庭,不管那里
的建筑是简陋还是雄伟的,也不管那里的人的肤色和语言是多么的不
同,他们统统可以用学校来称谓。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核心追求,那
就是育人。这是学校区别于任何社会组织的根本之点,因而,它有着自
己的一种文化,即学校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标语 温公爱兄中小学校园文化标语 文灿拒闻初中校园文化标语 陈昉百犬宣传文化标语 公艺百忍 

高中校园文化标语 文本乞恩学校校园文化标语 士选让产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标语 朱显焚劵小学校园文化宣传标语 郑濂碎梨 

一、学校文化研究的出现于兴起
学校文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起完全是由于教育实践的推动和需要,它
是伴随着学校文化的兴起而产生的。
学校文化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学校出现之时,但那只是一种自然的还
不被关注的文化样态。当人们意识到学校文化的重要性的必要性时,已
是20世纪。
20世纪20年代,西方社会学家开始关注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青年
颓废问题及其文化成因,1932年,“学校文化”才作为专业术语在美国
出现。
学校文化真正在我国引起反响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陆“文化
热”的全面影响下,教育界也有所反应。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举
行第十二届学代会,竞选学生会主席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把推进校园文化
建设作为竞选旗帜,在学生中引起了共鸣。同年11月,上海交大发起了
“上海市高校校园文化专题研讨会”,并编辑《文化 校园 人——“校
园文化”研讨文集》。1990年4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该活动
成为我国校园文化研究的标志性活动。
    2000年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开始
思考如何创办一流的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个性
的人。在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学校文化”逐渐取代“校园文化”,
成为当前教育界努力的方向。
 
    二、学校文化的概念
    (一)学校文化的多样理解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Waller, W),
他于1932年在其《教育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一书中使
用“学校文化”一词。他给学校文化下的定义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
文化。”他认为,这种文化一方面即不同年龄的儿童将成人文化变为简单
形态,或借儿童游戏团体保留成人文化;另一方面则由教师设计,引导
学生活动的文化形成。学校中的各种仪式,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学
生所认为的学校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则属于文化模式。学校文化的存
在有可能是结合学校各种成员,形成学校整体、实现学校功能的最有效
因素。这是典型的结构一功能主义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学
者采用现象学、诊释学、民族志等方法研究学校文化。他们认为一向被
忽视的诸如学校或班级中的知识选择、组织和评价,学校中社会化和文
化的传递以及师生关系等,是学校文化研究的关键。同时,杰克逊等学
者从课程论的角度出发,对学校文化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了“隐性课
程”的概念,认为“在学校、班级中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构
成了隐性课程,而这些非学术性经验的主体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
    经常被引用的当属霍克曼(Heckman, P)对于学校文化的理解了。
他认为,学校文化可以理解为教师、学生和校长所持有的共同信念,这
些信念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同时,学校文化和学校本身的传统与历
史也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应该是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
所共同具有的和共享的信念,其形成又是与特定的学校历史传统相联
系的。
    台湾学者林清江在《教育社会学新论》中整理出学校文化的五种性
质:
1.学校文化是一种次级文化。一方面反映大社会的文化;另一方面
又有其独特性。
2.学校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它的综合性反映在两个方面,一
是成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文化综合,二是包括校内、校外的文化综合。
3.学校文化是一种对立与统整互见的文化。主要是指教师与
学生价值观念与行为形态、内在期望有所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同时又维
系着对立的统一。
4.学校文化是一种兼具积极与消极功能的文化。有的有益于教育工作
的进行,具有积极功能,有的则无益,甚至不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具
有消极功能。
5.学校文化是一种可以有意安排或引导发展方向的文化。这样的性质
中,他将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各组成分子所构成的价值及行为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大陆教育学者开始关注学校文化建设,关于学校文
化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的或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具体可以理解为:
一是学校文化不仅包括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一些
观念和行为,也包括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观念和行为;
二是学校文化既可能会给学校预定教育目的的达成带来积极意义,也有
可能阻碍教育目的的达成,这是由学校文化中蕴涵的丰富的多样性和差异
性所决定的;
三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即使不是全部的话)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
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其中,
学校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
观念。
    从广义和狭义上来理解学校文化。大而言之,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
人员通过共同努力所达到的学校总体文明状态,它既包括学校的物质财
富和环境资源条件,又包括学校成员群体的学校意识,学校精神以及学
校的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小而言之,学校文化指的是学校成员长期实
践中创造的、共同遵循的精神准则以及在这些准则指导下的学校成员的
行为、心理取向及其精神风貌。
    学校文化的表象是学校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
处世态度,其核心是这些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
概念”。
    学校文化可以定义为: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
(包括员工,下同)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这里
面同样包含了物质层面(校园建设)、制度层面(各种规章制度)、精神
层面和行为层面(师生的行为举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
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
    中小学学校文化是指,以中小学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
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
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
有学校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内、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
园人的活动与校园人的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这一特定组织的成员在现实环境中普遍自觉的观念
和行为方式系统。
    (二)学校文化的新定义
    上述关于学校文化的定义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多样的观点,但是仔
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定义之间的共同点:
    首先,学校文化的主体是学校成员,包括教师、学生、非教学人员
等所有在学校这个组织结构里的人。
    其次,学校文化的表现形式既体现在学校成员的思想观念上,也体
现在学校成员的行为活动中,更表现在学校的显性和隐性的规章制度上,
观念、行为、制度这些都是文化形式的一种,而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
符号形式。
    再次,学校文化的核心,或者说灵魂,是价值观。因为无论是从
“文化”这个词的词源来分析,还是从“文化”这个词的日常用法去体
会,它总是与人们的主观需要、愿望或偏好有关,也即与人们的主观需
要、愿望或偏好有关,也即与人们的价值选择与表征有关。但是和学校
密切相关的主体有很多,学生、家长、不同的教师群体、校长、社区等,
因而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但能够称得上一个学校的价值观的,绝不是这
些林林总总的价值观,它必须是所有的学校成员都认可的,自觉去维护
的原则、规范和价值观,这就是学校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体现在学校
的办学理念、校训和校风、教风和学风中。学校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
事都应该反映出学校的核心价值。
    最后,学校文化的上位概念是文化,依据下定义的属加种差的原理,
我们首先要看看“文化”的含义。最早给出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
家泰勒(Tylor, E),他在《原始文化》中所描述的文化是“包括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作为人类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
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的整体”。人类学家米德(Mead, M)认为
“文化就是社会或亚群体的习得性行为”。文化研究奠基人威廉姆斯
<Williams, R)认为“文化包括了生产的组织、家庭的结构、组织的结
构等,它们表达或控制着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成员间相互交往的特
殊形式”。与以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大为不同的是当代荷兰哲学家冯·皮
尔森(C. A. Van Peursen),他说,“文化这个术语与其说是名词,不如说
是动词”。“文化主要的不是意指包括诸如工具、图画、艺术作品,更不
消说博物馆、大学楼、税务所在内的客体或产物,而是首先意指人制造
工具和武器的活动;舞蹈和念咒的礼仪;以及与性爱、打猎、准备食物
相关联时的各种行为模式。文化的一个方面是传统,即所有物和规则的
传递,然而这种传统是包含在人的活动的变化之中的,是包含在现存文
化形式所体现的无数变化和发展的可能性之中的。”在皮尔森看来,文
化是人适应生存和生活的方式。我国学者衣俊卿也认为“文化是内在于
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左右人的行为方式的基本生存模式”。本文认可这
种以动词方式来理解文化的思维方式,因为从词源上来讲,“化”意味着
转变,从一种方式向另一种方式的转变。因而,本文认为学校文化的基
本内涵是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把学校文化理解为:学校成员在特定价值观指引下,
使用各种符号系统建构的生活方式。
    (三)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这两个概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然而内涵与外
延都有极大的不同。国内教育理论和实践界最早使用的是校园文化一词。
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其局限,目前通用的应该是学校文化这个概念
了。虽然这两个词并不相同,但是理论和实践界却存在着实际上的混淆
使用和误用。因而这里有必要澄清二者的关系。
    从内容上讲,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以特定价值为核心,使用各种符
号系统建构的适应方式。它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性,用特定的价值统整着
学校中的一切文化表现形式。而校园文化在实践中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校
园环境中的特定文化活动,将学校课程之外的教育活动,如社团活动、
课外兴趣小组、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可以看做是学校文化的一
个子系统。
    从属性上讲,学校文化是一种学校成员努力适应学校与社会发展的
方式,是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自觉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方式背后是
具有形而上性质的、看不见的价值观念。而校园文化注重于在校园中创
造具有教育意义的氛围,这些氛围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建筑和设计
等看得见的东西来呈现。
    从主体上讲,学校文化是由学校成员所自觉遵守、保护和执行的,
校园里的环卫工人、食堂中的做饭师傅都分有着学校文化。但校园文化
的主体,无论是在理论建设上还是实际行动中,其主体是校园中的学生。
    实际上,“校园文化”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学校的文化建设
是一种“校园取向”,最终使得文化建设仅仅关注学校环境的建设和美
化,使文化建设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从而出现了一些“宾馆式”学校,
豪华学校等反教育现象。而今天的校园文化建设更为注重学校的整体性,
注重学校文化的育人性,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校园文化”,直指“学校文
化”。
 
    三、学校文化学:教育文化学的重要分支
学校文化学是专门研究学校文化的学科,它与学界已有的教育文化
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育文化学是分析教育活动中的文化现象、探讨
教育与文化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作为教育科学与文化科学高度融合的
产物,教育文化学是现代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结果;它既是教育
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又属文化科学的门类范畴。
    结合学校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
这个专门的教育组织,侧重于与学校相关以及由学校创造的一切文化内
容的探讨;而教育文化学指向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和教育活动的文化,侧
重于与教育相关以及由教育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内容的研究。那么学校文
化学应该是隶属于教育文化学的。

——本文转自由余清臣和卢元凯主编的《学校文化学》,如有更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看本书。

精品推荐

冷静 创新源于...

冷静 创新源于冷静思考 不够冷静的人通常比较浮躁,比较盲目,容易感情用事,往往容易与创新擦肩而过。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不要灰心,只要沉下心来冷静思考,总会找到方法,这种想方设法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购买收藏 ¥10元

在线客服 客服软件
在线客服系统

企业文化墙|校园文化墙|文化墙图片

© 2005-2024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020-85662199 / 85660025 传真:020-85662199

网址:http://www.wenhuaqiang.net

粤ICP备11077203号 版权所有@ 广州市天河区东棠行道办公用品经营部
快速导航: 企业文化宣传栏企业管理漫画服务理念标语激励员工标语会议室标语时间管理标语生产安全标语创新标语团队合作标语执行力标语
本站空间由万网空间代理维启在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