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文化标语—智与勇
智与勇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知有所合谓之智
时能变谓之智
勇志之所以敢也
知死不辟 勇也 勇力文武备具
挂图延伸:
智与勇
智指的智慧,而不是智商或智力。孔子所言的智慧,还是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樊迟问什么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樊迟还不太明白,孔子又说:“把正道的人提拔起来,置于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够使不正直的人正直。”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问老师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置于邪恶的人之上’,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的内容多么丰富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择人才,把皋陶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离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择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不仁的人就远离了。”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而不谈,这是错过人;不可以同他谈的话,而同他谈,这是说错了话。聪明人既不错过人,也不说错话。”
勇和智很多时候放在一起讲。
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畏。”孔子说:“君子之道表现有三,我都没有做到:仁者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述。”孔子把人的境界定的太高了,连孔子都做不到,何况一般人。老百姓还好,影响不大;如果用于政治,为政者做不到虽也无可厚非,但影响比较恶劣。
孔子又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这段意思是: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说出有道理的话,而能说出有道理的话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是仁人。”
孔子所说的“勇”,是必须有义,有仁,才算是一种真正的勇之德。如果不义,不仁,在孔子眼里,不是德。“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贡说:“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说:“有厌恶。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在下位诽谤上位的人,厌恶勇敢而不以礼节制的人,厌恶武断而顽固不化的人。”孔子的许多言论,很明显就是他对为人处事的态度。
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厌恶贫困,这种人容易作乱。对不仁的人,痛恨得太过分,也会逼使他们作乱。”
很明显,孔子是很讨厌那种不加约束的“勇”。在孔子眼里,这种“勇”,好像是一种动物本能的冲动,很容易犯错误。孔子的态度是对的。但是如同孔子讲义利一样,后世儒家只看到孔子抑制不加限制的勇,没有重视孔子还说过真正的勇者“无畏”。这样也影响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性格。因为都说中国人的性格比较柔弱、谦和。但是,近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人的那种勇往直前的野兽般的勇猛,加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普通中国人的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勇”;许多人也开始学习“勇”。但是不少人进而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开始崇尚暴力和霸道,以为这就是勇敢。结果就是和孔子所说的一样,“勇而不义”,“勇而不仁”,成了暴力罪犯。
如果您需要其他主题产品内容的选择,请回到 校园标语 目录。
点击以下两链接可以获得挂图大师所有产品的目录,更多产品供您选择。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