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价值观是医院及其员工对周围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总的评价、总的看法,它由医院员工个体价值观和医院群体价值观两部分构成,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一)医院员工个体价值观 医院员工个体价值观是医院各个员工以人生价值观为核心的、对周围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根本观点。由于医务人员构成了医院员工的大多数,所以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基本仁代表了医院员工的个体价值观。
从医务人员个体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我国医务人员有五个层次的价值观:一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最有价值,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因而把患者、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很少考虑自身的利益,对自身的利益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二是先人后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也认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最有价值,人生的价值要通过奉献社会来实现,因而把患者、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也考虑自身利益,只是把自身利益放在服从、服务于患者和他人利益的地位。三是人己兼顾的价值观,他认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他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都是重要的,但自身的利益也同样重要,二者不可偏废。在二者发生矛盾时,有时偏向先人后己,有时偏向先己后人。四是先己后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以“我”为中心,把治病救人看成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自身利益第一,患者利益、他人利益、社会利益都服从于自身利益。五是损人利己的价值观,为实现自身利益不择手段,不惜把自身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患者和他人的痛苦之上。乘人之危,索要红包,见死不救,就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
(二)医院群体价值观
医院群体价值观是指医院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认可的、对周围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医院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
医院群体价值观是通过群体主观努力确立的,有着明确、系统表达形式的价值观念,它含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体现了群体的理想和期望。它是受到现实生活的修正和限制,在医院员工生活方式和一般行为特征中体现的价值观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群体价值观也出现多重化、多样化的趋势。从如何看待医院自身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医院群体价值观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经济效益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是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其他因素都要从属于经济效益,因而把治病救人作为赚钱的手段,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收人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二是社会效益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惟一准则,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把履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社会职责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三是综合效益价值观。它认为医院的经济效益是重要的,但社会效益更重要,因而既重视医院的经济效益,更重视社会效益,既看重医务人员的利益,更看重患者的利益。它主张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获取经济报酬。
(三)群体与个体价值观的关系 群体价值观是被医院绝大多数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因而它决定和制约个体价值观,对个体价值观起指导作用。个体价值观是群体价值观的基础,是群体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但个体价值观不同于群体价值观,各个个体价值观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当一定数量的个体价值观出现一定倾向时,又会影响到医院的群体价值观。医院群体价值观和医院员工个体价值观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构成医院价值观。

图片来源:http://www.wenhuaqiang.net/category-12-b0-category_typ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