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药浴治痛经
妇女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症,并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采用足部药浴疗法,能够对痛经起到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足部药浴方】
蒲黄20g、五灵脂20g、香附20g、延胡索20g、当归20g、赤芍15g、桃仁10g、没药10g。上药加水2500ml,煮沸15min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汽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15-20min,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于经前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5剂,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
此系列挂图的优点和长处:
足疗本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而市面上的大多数足疗店、浴足馆却没有让人有“这是养生场所”的感觉。究其原因,这些足疗场所在装修布置的时候只考虑表面的美感,而忽略了内在文化的建设。文化墙设计组结合中国的古代的足疗养生文化,深入发掘足疗渊源,精心设计了下面一组足疗文化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现足疗的历史文化,布置在足疗店面,可瞬间提升相关场馆的文化内涵。
挂图延伸:
足浴疗法属足疗诸法中的一种,也同属中医外治法。在中医文化中,足浴疗法源远流长,它源于我国远古时代,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统。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不乏名人靠足浴养生保健的故事:唐朝一代美女杨贵妇经常靠足浴来养颜美容;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每晚都运用足浴来强身健体;清代名臣曾国藩更是视“读书”、“早起”和“足浴保健”为其人生的三大得意之举;近代京城名医施今墨也是每晚必用花椒水来泡脚养生。可见足浴在中华养生保健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人曰“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曰:“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又在诗中写道:“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陆游道:“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浇汤。”
清朝外治法祖师在《理论骈文》道:“临卧濯足,三阴皆起于足,指寒又从足心入,濯之所以温阴,而却寒也。”
古人曰:“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
【点击图片浏览更多系列挂图】
更多中医养生图片标语,点击下方图标下载相关目录查找!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