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物质文化既凸显了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建设和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又包含着学校长期以来凝聚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底蕴,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其物质文化对外是一张展现自我的名片,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目标、教学风格、学校实力和学校特色等,对内则是一张有形的意义之网,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学风以师生们的道德观和精神世界。
学校的物质文化具体体现在以学校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符号系统中,即学校中凝聚文化的有形载体。尽管目前对于学校物质文化的具体内容没有具体的分类标准,但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点击文中图片可查看其详细内容】
一、学校地理环境
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对其成长和性情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先改变他的环境,环境改变了,他自然也就会改变。”可见环境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成熟的重要性。而学校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之一,也是社会重要的育人场所,同样地,地理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校园环境的设计与布局
在校园的设计和布局中,最首要的目的并非是要成为“最漂亮的”,华而不实、外强中干的东西注定是要被淘汰的。校园环境是以学校中相关的人尤其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展现的立体空间,学校建设中的以人为本应该围绕的是学生。因此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布局首要考虑的是其功能,既要安全实用,又要能帮助师生更好地教学生活、有利学生的身心发挥。学校设计和布局相当重要的部分是划分区域,如何划分好教学区、行政区、生活服务区、运动休闲区等主体区域。主体区域的设计和布局不仅要关注各主体区域建筑和楼房的安置,也要非常注意建筑朝向、风格、颜色等重要细节。方便的交通、明朗的光线、顺畅的通风、赋予人性化的各种颜色带给学生的心理暗示作用是非常大的,环境给人相互接受、易于适应的感觉。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都很重视规划一些可以供学生修身养性、愉悦身心的场所,例如小巧别致的亭台楼阁,清香四溢的花园草坪,颇具风格的假山流水,开阔壮美的小湖小塔等。
三、学校建筑、雕塑、纪念碑等
建筑上的造诣堪称人类自身创造的伟大奇迹,很多世界著名的建筑不仅巧妙地将科学和美学,而且艺术性地将人类情感、自然风光、建筑本身融为一体。北京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罗马大教堂、希腊神庙等著名建筑物不仅保存历史久远,而且总是带给人们独特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就如歌德说过的那样:“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因为建筑传达给人的心情与音乐的效果相似。
有时候我们称雕塑品为立体的画,带给人一种直接的视觉冲击,引发人们的思考。很多学校拥有类型和风格不一的雕像,有些是名人雕像,有些是颇具青春活力的人物造型,有些是象征意义的动植物等。学校的雕塑既能够是时代精神和学校精神的融合,又可以有着特殊的内涵和意义,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学校的立于显眼位置的碑牌也是学校物质文化的体现,一般碑牌上面都写有话语,比如学校的校训、学校的办学方针、名人名言等。
四、学校基础设施
学校中不仅发生着教学活动,也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活动。很多时候人们容易忽视了基本的东西,只有在缺失的时候才会发现其珍贵处。学校的基础设施贯穿在校园中的方方面面,服务于学校师生的方方面面,它们包括道路、绿化、水电管线、厕所、各类设备仪器等。虽然说每所学校都会有道路和绿化,但是从中却可以看出不同学校的经济实力、学校的管理和教学风格。学校处于多元考虑和人性化的设计,同一校园中可以有不同材料和不同风格类型修筑的道路。学校的绿化一直是校园中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既美化校园环境又滋养师生心灵,而学校绿化的设计、管理和及时修整也成为不容忽视的事情。
五、校徽、校旗、校服
历来每个学校都很重视校徽和校旗的设计和选择,因为校徽和校旗作为学校自身重要的形象标识不仅是独具匠心的创作作品,而且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艺术性地阐释了学校的精神内核和承载了学校的文化精神。校服作为学校主体即学生的特定在校服饰,不仅关系着学生的个体形象和精神面貌,也折射着学校的精神文化和特色风格。更进一步讲,虽然各个学校的校服各有不同,但是校服作为一种特定的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的文明、文化和时代精神。校徽的图形一般处于中心部分,一般既融合学校的校名和文化精神,又体现出独特的审美效果。旗帜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独特人类文明,不管是在哪个国家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尤其是一个国家的国旗,是一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灵魂和尊严的象征。校旗对于一个学校而言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开学典礼、参加重大活动等场合时校旗就是学校的精神文化的象征。
【本文来自余清臣&卢元凯主编的《学校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