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影响
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医院的体制开始多元化,已经不同程度的进人市场,开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对医院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它具有双重性,即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方面主要表现为:
(一)推动医院文化建设的发展
医院文化建设是以医院的物质、技术、人才为基础的。从总体而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与我国国民经济同步快速发展,特别由于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建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从而促使人们对于健康、卫生、医疗的需求空前高涨。且随着居民经济收人的不断增加,人民生命质量、生存质量的提高,居民潜在性的卫生费支出还可能不断提高,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使得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医疗实力、医疗技术、医疗水平有了空前提高,这势必促进我国医院文化的不断繁荣。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二)引导医院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共有规律,但是同时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基本国情的特点。党和国家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而医院是特殊的服务行业,是党和国家联系和服务人民的重要机构和场所。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医疗服务机构,除了遵循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和共有规律外,还必须以“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卫生需求。这是我国医院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必然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三)促进员工转变观念
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由于计划经济的束缚,缺乏市场竞争的活力,医疗卫生机构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影响。然而市场机制引发和激活了医疗机构广大医务人员改革开放的意识、医患和谐的平等思想、开拓创新的竞争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奋发精神,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道德。这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符合先进生产力对文化意识和思想观念的要求,都是广大医务人员顺应市场经济、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的结果。
(四)有助于孕育医院文化精神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少医院开始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医院文化和医院精神。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在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仁德仁术、济世济众”的医院精神。这一文化特征既体现了这家具有166年历史的优良传统,又包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革命人道主义的公益精神,成为仁济医院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促使该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
(五)有助于形成医院育才氛围
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和效益最佳化原则,会促进医院不断追求科学管理和科技创新。而管理水准的竞争,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医院既是高科技领域,又是高风险领域,不仅能成为科研高地、技术高地、管理高地,而且能成为人才培育高地。就是说市场机制要求医院文化积极发挥“教化”、“培育”员工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医务技能和伦理道德的功能,从而使人才成为医院发展的原动力和爆发力。
总之,市场经济的特有功能,对于医院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作用,对于医院文化也存在事实上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特别是拜金主义对医疗服务道德伦理的危害很大,因此我们更要自觉地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医院文化建设有积极作用的一面,积极倡导医院文化建设,趋利避害,有效地抵御市场经济对医院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图片来源:http://www.wenhuaqiang.net/category-234-b0-category_typ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