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节奏和步调
如前所述,有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之分,而后者是凭印象计算的,就不会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调前进。学生对于时间的经验肯定是你无法完全掌控的。不过,这也是通过好的计划加以影响的。
这里最重要的是节奏。一节课的节奏也是授课步调的功能。总的来说,在专业和支持这一点的理论看来,节奏快的教学被视为优秀的教学,传统的理念是节奏越快,教得越好。总的来说,我认为这说得没错。不要给学生时间来打扰你,也不给他们机会觉得无聊。
不过,我并不认为我们需要的是持续的高速。这样的话,每个人包括教师和学生都会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感到筋疲力尽。而有些学习,或者有些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平静、反思甚至是冥想才能获益。不能否认的是节奏的问题的确重要,所以决定活动的最佳节奏是非常重要的。
【点击图片更多精彩】
节奏不但是步调的一个功能,本身也是一种结构。它能够帮助我们把时间分段,每段都由关键点限定。这样,到每段时间结束的时候,你就到达了一个关键点,这样你就会有一种完整感或者成就感。每个关键点都让你有机会说:“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件事,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如果没有关键点来划分我们的进程,未来的时间就会延伸得无休无止。
很多时候,一天中典型的关键点,也是学生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时间表,例如午休、下课铃等。问题就是在这些之间的时间,通常是一个小时或者更多,会让人尤其是年轻人感觉非常漫长。因此,在课堂上制造清晰的关键点就非常有帮助了,在这些点上你就可以说“我和好动(事实上我也一样)。
要注意这节课的开头并没有那么糟。没有蓄意捣乱,也没有骚动,仅仅是非常缓慢而已,而这已经足够毁掉一节本可能成功的课堂了。
一节课的结束
一节课的结束可能没有开始那么关键,但是也很重要。这是因为如果一节课结束得非常完美,那么它就可以为这个班级下一次课开个好头。在众多导致结尾失败的原因中,最能够避免的就是无法预测结尾活动要用多长时间。这类活动是将教学和学习画一个句号,收集好作业资料,保证学生把自己的东西都收纳起来,清理课桌,让教室回复到正常状态。
提早一点结束要比拖后结束更好。否则会导致一些焦虑、愤慈以及时间上的问题。我注意到一些优秀的教师有一个习惯就是稍微早一点结束一节课。这就让学生有一两分钟的时间坐在一个整齐的、干净的教室中。这些教师会用这个时间来进行一些固定的活动,比如跟学生聊天以及做单词游戏。通常我都会发现这种形式每个人都喜欢,并且能从这样放松的结尾中有所收获。
如果你发现一节课的结尾出了问题,事后反省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就非常重要了。你是不是没有看表?你的指示是不是不清楚?找到原因然后下次根据课堂计划有意识地避免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