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地说,自从人类始祖诞生的那天开始,养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就随之问世了。只不过殷商时代之前的华夏民族发展史缺乏文字记载,仅仅留下了一个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历史传说。
早在三皇五帝之前的旧石器时代,我国传说中的“阴康氏”部落的先民由于生活在潮湿的自然环境之中,加上劳动繁重,所以不少人得了“关节不利”的毛病。为了对付这种疾病,“阴康氏”部落的先民发明了一种“摔筋骨、动支节”的养生方法。这就是《路史》前纪卷九所说的:“阴康氏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原,阴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重,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之舞,教人引舞以利道之,是谓大舞。”所谓“大舞”,实际上就是一种类似于气功导引的养生方法。其基本作用是宣达腠理、通利关节,达到散瘀消积、保持健康的目的。《路史》中有关“大舞”的记载虽属后人补记,但大体上却与原始文化的特征相吻合。
【精美的养生会所装修布置图片,点击欣赏】
据《史记·扁鹊传》介绍,黄帝时的大将兼名医俞跗就十分擅长以按摩、导引及气功为内容的动态养生法。伴随着导引动功的产生,静功养生法也初露端倪。相传黄帝本人就曾向一个名叫广成子的人求教这种养生方法:“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所,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庄子·在宥》)意思是说长生之道,关键在于清静无为,这就涉及到了静功养生的要害。
从古老的传说来看,夏朝的开创者大禹似乎也是个养生方面的先驱。《帝王世纪》中就记载了一段这方面的传说:“尧命(禹)以为司空,继鲧治水,乃劳身涉勤……手足胼胝,故世传禹病偏枯,足不相过,至今巫称禹步是也”。所谓“禹步”,实行上是一种呼吸运气结合脚步移动的导引养生方法。较之于“阴康氏”之舞,其合理程度无疑大有提高。
由夏至商,传说中的养生家不乏其人,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彭祖。汉代学者刘向所撰《列仙传》记载:“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铿,帝颛项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养生之外,彭祖还精于饮食养生和药物养生。成玄英在《庄子疏》中称彭祖精通烹调。
中医外治名著《现瀹骈文》中则有“彭祖小续命蒸脐法”的记载。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