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图内容:
中医医学发展
叔和脉经,士安甲乙,巢氏病源,真人千金,王焘外台,启玄素问,理论奠基,示人方向。
——中医颂
脉学,晋代太医王叔和,撰写出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脉诊专辑—《脉经》,王叔和将迈向脉象正式定为24种、病明确规范了指下判别的标准他所提出的寸口脉和脏腑对应关系,直到今天仍然是临床重要诊断依据。
针灸,晋代医学家黄普谧,学士安,字号玄晏先生,为了医治好自己早身不遂的疾病,专心研究针灸,不仅看好的自己的疾病,还编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
《内经》达12年之久,经过整理,著成《补注黄帝内经》24卷,81卷,不仅使《黄帝内经》得以保全,而且经过他的整理和研发,为更好的直到中医临床提供了理论方向。
此外,唐代医学家王焘的著作《外台秘要方》被《新唐书》称作“世宝”,历代不少医家认为,不读《外台》方,不读《千金》论,则医学见不广,用药不神,书中收载的许多治疗方法和方剂,都十分切实可用,同书中记载的治疗白内障的金针拔障术是我国历史上对这种方法的最早记载,且这种方法,迄今仍被沿用。
临床,唐代孙思邈著作《千金方》被称为是中医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是唐代以前医药成就的系统总结,被后人评价为“医经之宝”而且在日本和朝鲜也成为法律规定的教科书,他所摆出的《大医精诚》的医德思想,直到今天仍被医生共同遵循 。
病理,隋代太医巢元方,写了中国第一本中医病因证候学专著,共50卷,67门。本书对病症收罗齐全,其独特之处在于对各病之因和病理进行阐析,对各种症状进行分类描述,可以说是中医学病因理学的奠基之作。
挂图说明:
纵观历史,中医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吸取历代医学实践的成果,并不断有创新的过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的发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更需要更好的传承与创新。
此系列挂图共10幅,简单而又形象地勾勒出了中医历史发展的进程。主要针对中医院,以展示出中医的博大精深为方式,向人们彰显医院深厚的中医历史文化底蕴。塑造一种全新的中医院文化氛围,优化医院人文环境。
欢迎浏览挂图大师产品总目录,其链接如下,更多产品供您选择。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