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文化 > 足疗学发展史
足疗学发展史
编辑: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发布时间:2012-12-05 点击:3559

足疗学发展史

    我国是足部疗法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儿千年前的中国就有关于足部按摩的记载。
据考证,当年足疗与针灸在我国为“同根生”之疗法,是属于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一
部分。
    最早的足部按摩可能起源于远古舞蹈保健时代。《路史·前记》曾记载,“阴康氏时,
膝理滞着而多重随,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至为之舞,叫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
因远古时代人类都是赤脚,当人们在高兴时会有节奏的舞蹈,或在寒冷时使劲跳动,他
们发现舞蹈后能产生热量,并且能振奋精神,解除疲劳。此外,当人们得了某种疾病,
脚部也有痛觉。疾病转好后脚部的痛感也随之好转,通过反复实践,发现规律,即形成
摸脚诊病和按摩脚治病强身的基础。
    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述,上古黄帝时代。有位高明医家叫俞附,俞与愈通用,跄就
是足背,意思是摸脚治病的医生,这位应是足部按摩的鼻祖了。俞跄的诊疗水平很高
超,春秋战国时名医扁鹊,在为歌太子治疗尸厥时,接待他的中庶子十分赞扬古代名医
俞附,并说他治病不以“汤液醚酒”,而能“一拨见病之应”,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至少在
春秋战国时代就有按脚治病之法,并有很好的疗效,而且也说明足部按摩在临床应用中
的重要作用。
    春秋战国及其以前时期,《庄子》、《老子》、《旬子》、((墨子》等著作也提到了锻
炼及自我足部按摩的方法。
    长沙马王堆古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也有用被蜂蛰死的幼鸡和枣泥制成的药巾
按摩足部,使人增强体力的方法,同时出土的《脉法》、《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
一脉灸经》,都对足疗法有所阐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足部按摩治病强身的理念在秦汉时期十分盛行。《黄帝内经》
的足心篇早就有对足疗的论述,称之为“观趾法”。到了汉朝,名医华佗在《华佗秘籍》
中将其称为“足心道”。华佗也经常用足心敷贴法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
病,其中的一些方法流传到今,影响后世。他研究的“五禽戏”主要功效在于“除疾兼
利蹄足”,“逐客邪于关节”。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就有洗脚嗜好,《史记·高祖本纪》云:
“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这是说刘邦坐着让两个美女替他洗脚,据说他在临死前
最大的心愿就是再洗一次脚,当时还没有专门的足部按摩师一职。《史记·扁鹊仓公列于郭
中,记载了西汉名医仓公淳于意,针刺涌泉穴并药敷足心,治疗济北王阿母的热厥足热
证得愈的事迹。上述记载虽然很不系统,但可以看出在汉代前后中国民间就广泛流行着
摸脚诊病、按脚治病的方法。
    古老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已经详细介绍了经络和愉穴‘,其中包括许多在足
部的穴位,如肝经的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脾经的隐白、大部、太白、商丘,肾经
的涌泉、然谷、太溪、复溜,膀胧经的至阴、通谷、束骨、京骨、昆仑,胆经的窍阴、
侠溪、临泣、邱墟,胃经的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等等。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早
已认识到脚部的许多敏感反应点与人体内脏器官的关系,并指出刺激这些反应点可起治
病的作用。《素问·厥论篇》说:“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
阳气胜则足下热也。”《黄帝内经》还提出了“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
运用脚心涌泉穴治疗全身疾病的“上病下治”法,如“邪在肩,则病骨痛,阴痹。阴痹
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取之涌泉、昆仑”,“身体腰脊如解,
不欲饮食,先取涌泉见血。”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道家、佛家学术思想影响很大,足部按摩也出现了相应的发
展。隋唐时期是足部按摩的兴旺时期。隋朝高僧所撰《摩诃止观》之“意守足”(常擦足
心,能治多种疾病)。唐代天宝年间,按摩术传人日本、朝鲜、印度等国度。传人日本
的足部按摩,后来发展成为日本今日的“足心道”。
    宋金元时期,足部按摩作为一门医术在广泛使用。该时期足部按摩发展的特点是注
重按摩适应证手法应用方式的探讨。足部按摩元朝以后又传人欧洲。
    在中国,由于长期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风俗的束缚,特别是宋代以后,常人的脚
都是藏而不露的,而妇女的脚就更是看不到摸不得的,医生大多也不大应用摸脚诊病
了。因此,中医学古代应用的“三部九候”诊查法的摸脚部分(太冲候肝气、跄阳候胃
气、太溪候肾气等)也久已废除不用。摸脚诊病、按脚治病这门学科渐渐萎缩而被排斥
于正统医学之外,至使现代中国知道此法者甚少,而应用者就更少了。
    当然,明清时代,众多的医学家仍将足疗视为养生保健的好方法,明代著名的医学
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寒从脚下起”,故脚部为治病之根本。
    实践证明,足浴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足疗保健方法,古人曰“晨起皮
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中药足浴法同其他药浴疗法一样,有
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其有邪者,渍行以汗”可见当时已提倡用沐浴
疗法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药方》载有“婴儿病痈方,取雷尾三果治,以猪煎膏
和之。小婴儿以水半斗,大者以水一斗,三分和取一分置水中,挠以浴之”的记载。隋
唐时期《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伤寒》记载了治疗各种疾病的浴足方。
宋代儿科医家钱已将本疗法用于儿科证治。清代吴尚先收集前人大量外治经验,一生采
用外治法治疗疾病,成为真正的中药足浴法的鼻祖。他在《理渝骄文》道“临卧灌足,三
阴皆起于足指,寒又从足心人,灌之所以温阴,而却寒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现的“足针”、“跺针”疗法是对中医足疗学的有力发展。
“足针”疗法是由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肖少卿提出的,“跺针”是1972年由中国人
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院神经科提出的,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应用于临床呼吸系
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儿科、妇科、五官科等疾病的治疗。
    通过现代发现的各种不同的图画和雕塑可以确定,从远古时代开始,世界各地的人
们就已认识到双足与机体内部器官之间的关系,并且运用了不同形式的双足按摩以增进
健康。在公元前2500年,埃及人即运用按摩手部、足部的方法来治病。这种按摩疗法,
从埃及传到希腊和阿拉伯国家,又经罗马帝国传入欧洲。有材料指出,古印度和美洲的
印加文明,也有采用按摩足部治病的记载,直至近代。美洲的印第安人部落,还存在着
这种治疗方法。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把握来确定反射学和穴位刺激部位的精确历史,但
是可以肯定除日本及欧洲一些地区外,均可找到足部按摩的史迹,如描述反射学应用的
最古老文献是在埃及发现的。那是在1979年洛杉矶的爱德·凯斯(Ed Case)、埃伦·凯斯
(Ellen Case)和雷因斯博士(Dr. Gwedolyn Raines)在埃及旅游时,首先发现了这方面的具
体证据。凯斯等人带回一幅古埃及的足疗绘图,描绘的是在公元前2500年医生为病人
进行手部和足部按摩治疗的情景。
    20世纪初,美籍医生威廉·菲兹杰拉德(William Fitzgerald,   1872-1942)以现代医
学方法研究整理反射疗法的成果,于1917年发表了《区域疗法》( Zone Therapy)一书。
(另一说为William Fitzgerald博士和E. Bowers博士共同发表了专著。)他所确立的“区
带”和经络图毫无相同之处,不过他所确定的从身体中央垂直、左右各画五条线,第一
条为手足拇指、第五条为手足小指线的人体纵线,对以后足穴疗法的“手足相关法”应
用,有一定的贡献。他自称发现了区域疗法,并将其用于培训医生、治疗病人。他将人
体垂直划分为若干反射穴区域,从头部延伸到四肢末端。菲兹杰拉德早年曾在维也纳工
作,可以认为他继承和总结了欧洲及美洲反射穴区疗法的成果,’并将反射穴区疗法发展
为一门现代医学,这是他的贡献。菲兹杰拉德的著作引起了许多西方医学界人士的重
视。与此同时,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奥地利、苏联等国的学者也发表了不少关于
反射穴区疗法的论著。学者们用现代科学对反射穴区疗法进行了整理研究,以解剖学,
神经生理学等基本医学理论为指导,总结已有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双足反
射穴区图。1919年,美国的G. S. White博士和J. S. Riley博士一起出版了一本
《Zone Therapy Simplified》(《简单的区带疗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印古哈姆(Eu-
nice Lngham)女士对“区带疗法”进行了更精细的研究后,对足底的足反射和投影的脏
器,作了进一步的描述,并且对手指的压力和手法的应用也有了进一步的创新。1938
年出版了著名的《足的故事》一书,这本专著无疑为以后的“足反射疗法”奠定了更坚实
的基础。此后,不少欧洲人也对“区带疗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德国人玛鲁卡多
(Hanne Marquarde)女士,当她读了《足的故事》一书后,亲自赴加拿大的多伦多市,求
教于80岁高龄的印古哈姆女士,并和她一起从事“足反射疗法”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直至1974年印占哈姆逝世。经过玛鲁卡多女士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1975年
她编著了《Reflexzonarbeit amfub》(《足反射疗法》),并在联邦德国出版。到1986年,该
书已重印18版共10多万册,此书在15版以后,没有更变其反射图,人体反射图被确
定下来。此外,她还创办了“国际反射学研究所”,并多次举办培训班。
    因此,我们对于足部按摩疗法的起源,不妨持比较开放的看法。在没有充分可靠的
根据以前,不必过早地下结论,认为它是发源于某一个地方,然后传到世界的其他地
方。应该说,在各个世界文明的发源地,都有可能或迟或早地发现就在人类双脚上的这
个秘密。当今世界文化交流频繁,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天我们在全息医学的
启示下,可以大胆地借鉴“足反射区”优秀成果发展壮大《中医足疗学》,但我们不能在
“足反射区”知识点上停留不前,有关足部与人体整体之间的奥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

善创新,以更加有利于人们健康保健事业发展。

精品推荐

冷静 创新源于...

冷静 创新源于冷静思考 不够冷静的人通常比较浮躁,比较盲目,容易感情用事,往往容易与创新擦肩而过。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不要灰心,只要沉下心来冷静思考,总会找到方法,这种想方设法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购买收藏 ¥10元

在线客服 客服软件
在线客服系统

企业文化墙|校园文化墙|文化墙图片

© 2005-2024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020-85662199 / 85660025 传真:020-85662199

网址:http://www.wenhuaqiang.net

粤ICP备11077203号 版权所有@ 广州市天河区东棠行道办公用品经营部
快速导航: 企业文化宣传栏企业管理漫画服务理念标语激励员工标语会议室标语时间管理标语生产安全标语创新标语团队合作标语执行力标语
本站空间由万网空间代理维启在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