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标语 > 其他科室标语 > 急诊科标语 > 急诊急救科普常识宣传2
急诊急救科普常识宣传2
图片编号: JZK290224 图片尺寸:1.2m*2.4m
浏览人气:8241

材料: 查看关于材料的详细介绍

价格:98.00

我要购买幅(请输入购买数量)

加入收藏 放入购物车

该商品已经成功加入购物车!

急诊急救常识科普宣传2
仁心仁术显真情  人文急救普新章
食物中毒 掌握自救方法
  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办法就是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喝浓食盐水或生姜水是催吐

的常规办法,如果还不能吐的话,可用手指或筷子等直接刺激咽喉引吐。但因食物中毒导致昏迷的时候,

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当然,这种紧急处理并不是治疗食物中毒的最好办法,只是为治疗急性食物中毒争取时间,在紧急处

理后,患者应该马上进入医院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以便医生确定中毒物质。
止血急救三法
  ◆ 一般止血法
  针对小的创口出血。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

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
  ◆ 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

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 绞紧止血法
  把三角巾折成带形,打一个活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带子外侧绞紧,将绞紧后的小棒插在活结小圈内固

定。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俗话说:“病从口入”,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在于把牢饮食关,搞好饮食卫生。
1、注意挑选和鉴别食物,不要购买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鱼、毒蘑菇、发芽土豆等。
2、烹调食物要彻底加热,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储存熟食的温度要低于7℃,经储存的熟食品,食前要

彻底加热。
3、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不能用切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再切熟食品。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
4、饭前、便后要洗手。
5、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6、到饭店就餐时要选择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不在无证排档就餐。
7、不要毛蚶、泥蚶、魁蚶、炝蚶等违禁生食水产品。
8、不要到无证摊贩处买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限等标签的罐头食品和

其他包装食品。
9、按照低温冷藏的要求储存食物,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10、瓜果、蔬菜生吃时要洗净、消毒。
11、肉类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内生。
12、不随意采捕食用不熟悉、不认识的动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
13、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呼吸道异物自我急救三法
  异物不慎进入呼吸道时,即可产生呼吸困难、阵发性呛咳,严重者可立即呼吸停止、不能说话和不能

咳嗽。这类急症常发生在进食时,老年人由于脑动脉硬化,吞咽反射迟钝,食物块较易误入呼吸道。
  这类病人有一种极其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即病人面色苍白、表情恐怖、窘迫,不由自主地用一只手的

食指和拇指抓住自己的咽喉部,以表示极其痛苦和求救。此时如周围无人或无人会施救,则应立即进行自

救,以免导致病情恶化。
  以下推荐几种发生呼吸道异物时的自我急救方法:
  ◆ 咳嗽法
  病人只要还有咳嗽,则不应放弃这一自我急救法。病人应慢慢地深吸一口气,然后用足力气咳嗽,往

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用咳嗽法排除呼吸道异物的功效是其他自救法的6-8倍。
  ◆ 自我手拳冲击法
  病人取立位,一手紧握拳头,将其拇指关节放置于上腹部,相当于剑突和肚脐之中稍偏上,另一手握

住该拳头。然后用力向内、向上猛压强6-8次,每次动作要干脆、利索。
  ◆ 上腹部倾压椅背法
  病人可将自己的上腹部迅速压于椅背,两手握住椅子两角,然后向前、向下猛压上腹部6-8次,也可

将异物压出体外。
  以上急救法的原理十分简单,由于膈肌(胸腔和腹腔之间)猛烈收缩、向上,使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

压迫肺部,从而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终将异物从呼吸道内顶出体外。
  当上述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时,必须立即去医院救治。
异物入耳怎么办?
  异物入耳多指小虫误入耳道,少数是因为游泳,玩耍时异物进入耳道,小虫入耳,耳孔内会有跳动爬

行感。一般小虫都是从外耳道进入耳内,但也有因饮生水,蚂蝗从咽鼓管进入内耳的。蛔虫也会进入内耳

。如见咽喉充血、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则不属自疗范围,应去医院检查。
  生活中应注意
(1) 不要养成随便控耳垢的不良习惯,因耳垢能保持耳道的适宜温度,还可防止灰尘,小虫等直接接触鼓

膜。
(2) 教育儿童不挖耳,不将小物件塞入耳内。玩具要坚固,以免小零件脱落。
(3) 遇小虫等飞入耳道,会引起过响的声音,应用双手捂住耳朵,张口,以防鼓膜震伤。(4)游泳或洗澡时

不慎耳道进水,应及时使耳道内水流出,友免引起中耳炎。
(5) 耳道内滑进小圆珠,玻璃球时,不要用钳子取,因钳有时滑脱,反会将异物送入耳道深部。
(6) 原有鼓膜穿孔者,不宜用冲洗法。本病以外治法为主。
  急救措施
(1) 小虫飞入耳道,应马上到暗处,用灯光或手电筒光或擦几根火柴等照有虫子的耳道,虫见光会飞出来


(2) 用食油(甘油亦可)滴3-5滴入耳,过2-3分钟,把头歪向患侧,小虫会随油淌出来。
(3) 黄柏30克,水煎浓液,过滤后同麻油混合滴耳,每日2次。用于小虫入耳内引起耳道感染痛痒者。
(4) 小虫入耳后,取生姜适量,捣烂取汁滴耳。
(5) 小虫入耳后,取食醋适量,滴入耳内,虫即自出。
(6) 耳道进水时,将头侧身患侧,用手将耳朵往下拉,然后用同侧脚在地上跳数下,水会很快流出。
(7) 豆入耳道,选一根细竹管,其直径与耳孔一样大小(如毛笔竹套)轻轻地插入耳道,然后嘴对着竹管外口

,用力吸气,豆子会被吸出来。
(8) 葱汁、麻油适量。用葱汁加麻油滴入耳中,虫自出。此方为民间所流传之验方,对虫入耳有一定的治

疗作用,可诱虫爬出。若用之不效,应及时去医院取出。
(9) 葱汁适量,灌耳,虫即出。虫出后,应用清洁的水冲洗耳道。
避免误诊不宜用尖锐的物质挖捣耳内异物,以免造成耳内粘膜和鼓膜的损伤。豆、玉米、米、麦粒等干燥

物入耳,不宜用水或油滴耳,否则会使异物膨胀更难取出。异物进入耳道多天,或疼痛较重时,不宜延误

,立即赴医院治疗。


关键词: 急救常识   急救科普宣传   急诊科宣传栏  

上一幅:中暑的急救程序

下一幅:急诊急救科普常识宣传

本类推荐图片

医院标语-位置分类

医院形象标语
医学人体解剖图
外科挂图标语
内科挂图
妇产科标语
小儿科标语
中医文化标语
医学影像科标语
口腔科标语
男科标语
传染病科标语
康复医学科标语
运动医学科标语
营养科标语
其他科室标语
烧伤科标语
精神心理科标语
整形美容医院标语
骨科图片
眼科挂图标语
五官科标语
肿瘤科
皮肤性病科挂图
医院消防标语
门诊部标语
急救中心(急诊科)
住院部用图
体检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麻醉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
医院文化宣传栏
 

医院标语-内容分类

中医文化图片
口腔科标语
医院形象宣传标语
内科标语
外科标语
妇产科标语
人体解剖图标语
小儿科标语
骨科标语
眼科标语
五官科图片
肿瘤科标语
营养科标语
男科标语
医疗美容科标语
创伤科标语
精神心理科
传染病科标语
康复医学科标语
运动医学科标语
麻醉医学科标语
医学影像科标语
其他科室标语
皮肤性病科标语
医院消防标语
体检中心挂图
门诊部挂图标语
住院部挂图标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症医学科
医院文化宣传栏
 

关键词搜索

  急救常识

  急救科普宣传

  急诊科宣传栏

在线客服 客服软件
在线客服系统

企业文化墙|校园文化墙|文化墙图片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

网址:http://www.wenhuaqiang.net

粤ICP备11077203号 版权所有@ 广州市天河区东棠行道办公用品经营部
快速导航: 企业文化宣传栏企业管理漫画服务理念标语激励员工标语会议室标语时间管理标语生产安全标语创新标语团队合作标语执行力标语
本站空间由万网空间代理维启在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