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图内容:
小夹板固定病人的护理
四肢骨折,特别是上肢和小腿骨折的病人,经整复及小夹板固定后不必住院治疗,可回家休养。
但是对于用小夹板固定的病人的观察护理仍然十分重要。病人家属如不了解小夹板使用后哪些情况是
正常的、哪些情况不正常、应注意些什么,势必会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后果。因此对应用小夹板固定
的病人,正确的家庭护理指导必不可少。
【注意肢体血循环】
如果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将会导致组织缺血坏死,肢体残废,因此要密切观察以下情况的出现:
①肿胀是否加剧。②疼痛加剧。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检查时可触摸手腕处的桡动脉或脚足背动脉。④手足麻木,针刺反应迟钝。⑤伤肢的手指或足趾活动受限。⑥手脚苍白或发青。 ⑦手足温度比健侧低或冰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说明肢体有严重的循环障碍,应马上调节小夹板的松紧,如松解小夹板以上症状仍不缓解,就必须全部解开小夹板布带放松夹板,将病人迅速送往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调整小夹板松紧度】
由于骨折复位后3-5日肢体肿胀,小夹板显得过紧;等肢体消肿后,夹板又会变松。夹板过紧,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过松则起不到固定骨折部位的作用。因此,病人家属应该每日观察,调整小夹板的松紧度,使其能达到固定骨折部位的作用,又不造成血循环障碍。其方法是用手捏起捆绑小夹板的绳带,在夹板上来回移动。如绳带移动同谋能达到一厘米,说明夹板松紧合适,如果绳带移动范围过大或不能移动,则说明夹板捆的松紧不合适了。调整时不要把4根绳带一齐松开,以免造成骨折部位外压力突然减退而使骨折再度移位,应该一根一根地调整,4根绳带都捆好后,再试其松紧度,直到满意为止。
【防止骨折再移位】
骨折固定后短期内不可能愈合,此时如果受到外力的碰撞、冲击,很可能造成骨折再度移位。因
此要加强对患肢的保护,防止受到外力的磕碰。上肢固定后要用3角巾托起,悬吊于胸前;下肢固定卧床时不易受到碰撞,但如果需要搬动时一家要有充分的托扶,以保证患肢局部固定不动。检查调整小夹板的松紧度,也是防止骨折再移位的重要措施。为及时发现骨折再移位,骨折固定后的前2周内,每3-5天X线复查一次,一旦发现移位,要立即到医院处理。
【减轻肢体肿胀】
骨折后支体肿胀是正常现象,一般在伤后3-5天达最高峰,以后人渐渐消肿。为了减轻患肢肿胀程度,可以调整患肢体位。要将伤肢抬高,不要下垂,至少需高于心脏水平,卧床病人受伤肢体可用枕头垫高,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同时要注意受伤部位远端肢体的活动,加强肌肉收缩,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也利于消肿。此外也可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对消除肿胀也有辅助疗效。
【功能锻炼】
骨折后伤肢长期固定不活动会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或粘连、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为避免这些情况,加快骨折愈合,保证肢体功能尽早恢复,骨折复位固定后就应开始功能锻炼。锻炼时要做到由轻到重,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步适应。
注意事项:
每一家医院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所以在顾客选择挂图的时候,应该结合医院本身的特性。只有这样,挂图才能发挥它真正意义上的效果。 另外,根据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需要对挂图稍做改动的顾客朋友,尽可以联系我们,医院文化网团队,竭诚为您服务 。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