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教学计划的20个要素
完美教学计划的20个要素更加专业和严格。如果这个框架让人感觉太机械化的话,我就会再次重申,这个框架并不需要在每一节课上运用,它主要是应用在制订工作计划上……而拥有一个成熟的计划,会让你在步入教室时充满信心。
假设你问某位第一天参加岗前培训的新人,他一节课的计划包括什么,这位新人可能会说要将本课需要教授的内容涵盖在内,可能还有学生活动。不过即便是新人也会很快意识到还需要一些其他的内容。例如:
·说明本节课的目的
·需要的资源列表
·说明如何评估学生的作业
这就给了我们五点计划:
1.目标
2.内容
3.方法
4.资源
5.评估
这个类型的计划会跟随我们相当长的时间。这非常实用,但作为职业教师,我们自然期待更多。授课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含有多少部分,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迥然相异。不过,如同《银河系漫游指南》中对宇宙秘密的解答,对于计划中应该包含多少部分,我现在就可以给出确定的答案,那就是20个要素。
【点击图片更多精彩】
在我们检查完美教学计划的20个要素之前,我们需要首先考虑时间段这个问题。专业的时间需要我们的计划涵盖三个时间段。首先,是长期计划,也就是一整年的学科结构的课程计划。其次,是中期计划,通常称为“工作计划”。对此没有固定的时间段,大多数计划的时长从一个月到半个学期不等。第三个就是每节课的计划。
设计课程计划是第6章的内容。本章将处理中短期计划。对于这类计划,我发现20个要素非常有用处。不过,两个不同层次应用起来也有差别。但对于每节课的计划,在制订计划时考虑每一个组成部分是很有用的,但是真正的短期计划有时候会省略某些部分。在两类计划中使用同样的概念框架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这可以让工作计划和每节课的计划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清楚。这样的话,既能很容易地从工作计划中简化出每节课的计划,也能很容易地通过对每节课的检查来充分地实现工作计划。
完美教学计划的20个要素
完美的计划应该包含以下的信息:
1.总体教学目标
2.教学目的
3.评估数据
4.教学范围和内容
5.教学方法
6.教学预期
7.学习活动
8.作业
9.学习的差异性
10.学习进度
11.联系其他学科
12.时间
13.空间
14.教学资源
15.语言
16.辅助人员
17.风险
18.评估
19.评估方法
20.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