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挂图内容:
中医护理园地
服务口号:真诚服务 专业护理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我院坚持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遵循整体护理理念,从科学化和专业化护理入手,落实基础护理责任,立足专科护理发展,切实改进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坚持从制度、人力、财力、流程上保证“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确保护士为病人服务的有效时间,塑造患者满意、同行认可的护理服务新形象。
针灸科护理常规
一、患者入院后送至指定床位,对年老、中风、行动不便的患者,应尽量提供方便的床位。并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和有关规章制度、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通知医师。
二、病室应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根据病证调节相应的温、湿度。治疗护理操作时用屏风遮挡患者。
三、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体温在37.5℃以上者,每日测4次,体温达39℃以上者。每4小时测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每日记录二便1次,每周测体重1次。
四、按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五、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标本送验。
六、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精志等情况,并做好相应的护理。
七、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舌象、脉象,皮肤、出汗、二便、体温。呼吸等变化。若发现异常或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后,立即报告医师。
八、按医嘱给予相应饮食。掌握饮食宜忌。
九、针刺护理
1、针灸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待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并使其体位舒适,做好保暖和体位固定的护理。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神色变化、效果和反应,如出现晕针、折针、弯针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严格掌握针刺禁忌症和禁忌部位,如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皮疹处。肿瘤部位,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胸背腰部不宜深刺等。
4、针后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安置舒适体位,并做好记录。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术后修针和针具清洁消毒工作。
十、灸法护理
1、严格掌握禁忌症,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证,以及面部、大血管和粘膜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能部均不宜灸。
2、施灸时严密观察艾条燃烧情况。防止艾火灼伤皮肤、衣被,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3、灸后局部起泡,小者无需处理。大者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并以消毒纱布覆盖,防止感染。
4、施灸后,患者切忌当风,宜保暖,协助患者穿好衣服,记录施灸腧穴、壮数,留针时间,以及有无反应等情况并签名。
十一、遵医嘱按时准确给药。根据病征性质,在服药时间、温度、方法上应有所区别。服药后观察效果和反应,做好记录。
十二、指导及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十三、各种病证的护理,可参照各科相应病证护理常规。
十四、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十五、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
动和静应视病情轻重而定。如急性病期,应静卧休息,以培育正气和减少气血的耗损。随着病情的好转或慢性病期,可根据体力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调节气机、通利关节,增强体质和抗病的能力。
二、此系列挂图的优点: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灵魂与基础,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挂图大师通过各地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考察,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围绕主题设计系列中医文化图片,将它们布置在中医院,中医馆等场所,通过这种宣传展示中医药文化,极传播中医药知识、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展示的窗口和中医文化建设,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利用文化价值感召力产生的影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了解,进一步认识中医药、熟悉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地位与影响,为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继承与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系列相关【点击图片查看详细内容】
相关链接点击查看: 中医文化标语 妇产科标语 人体结构解剖图
更多精彩图片请点击下方图标下载相关目录查看,一目了然,选择更方便!
优惠价:¥98元
优惠价:¥98元
优惠价:¥98元
优惠价:¥98元
优惠价:¥98元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