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图内容:
神经外科健康教育宣传栏3
关爱生命 奉献真情
颅骨骨折的健康指导
【病因】
颅骨骨折为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变。
【临床表现】
1、颅盖骨骨折
(1)线性骨折:单纯线性骨折无需特殊处理,但是凡有骨折线通过上失状窦、横窦及脑膜血管沟时应密切观察及时行CT检查。
(2)闭合性凹陷骨折:儿童多见,尤其是婴幼儿颅内弹性较好,钝性的致伤物可引起颅骨凹陷,但头皮完整无损,成人单纯凹陷骨折较少。
(3)开放性凹陷骨折:头皮、颅骨、硬脑膜与脑同时受累,见于洞性凹陷骨折、粉碎性凹陷骨折。
2、颅底骨折
(1)颅前窝骨折:多在受伤后数小时逐渐出现球结膜下出血,眼睑皮下淤血呈蓝紫色,俗称“熊猫眼”,可有脑脊液鼻漏,当视神经或视神经管受损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2)颅中窝骨折:
可出现听力障碍和面神经周围性瘫痪、脑脊液耳漏、耳后迟发性瘀斑、 颞叶底部损伤。
(3)颅后窝骨折:颈部肌肉肿胀压痛,乳突区持发性皮下瘀斑及咽后壁黏膜淤血、水肿等征象,可并发延髓损伤。
【治疗原则】
颅盖及颅底线性骨折本身不需要特殊治疗,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漏时应先行保守治疗,包括防止感染的措施,数周以上不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对凹陷性骨折轻者无需手术处理,凹陷性骨折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如下:
(1)骨折片陷入颅腔的深度在1㎝以上,大面积的骨折片陷入颅腔,因骨性压迫或并发出血等引起颅内压增高者;
(2)因骨折压迫脑组织,引起神经系统体征或癫痫者。位于大静脉窦部的凹陷骨折,如引起神经系统体征或颅内压增高者也应手术,反之则无需手术。术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输血准备,以防止骨折整复时大出血。
【健康指导】
1、卧床休息1~2周。
2、颅底骨折有脑脊液漏者,枕下应垫无菌小巾,防止感染。
3、注意患者神志变化及头痛情况。
4、取患侧卧位,便于引流。
5、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者禁止填塞、冲洗,保持耳、鼻的局部清洁,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防止造成颅内感染。
6、颅底骨折患者禁止做腰穿,以防止颅内感染发生。
7、关心、体贴患者,加强心理及生活护理。
8、给予高热量、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脑疝的健康指导
【病因】
颅内任何体积较大的占位病变引起颅腔内压力分布不均时都可引起脑疝。常见病因有:①损伤引起的各种颅内血肿,如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②各种颅内肿瘤,
特别是位于一侧大脑半球的肿瘤和颅后窝肿瘤;③颅内脓肿;④颅内寄生虫病及其他各种慢性肉芽肿。
【临床表现】
1、小脑幕切迹疝
(1)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
(2)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浅昏迷以致昏迷;
(3)瞳孔改变:两侧瞳孔不等大,初起时病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稍迟顿,以后病侧瞳孔逐渐散大,略不规则,直接及间接光反应消失,但对侧瞳孔仍可正常。如脑疝继续发展,则可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4)运动障碍:表现为对侧肢体的自主活动减少或消失;
(5)生命体征的紊乱:表现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改变。严重时血压忽高忽低,呼吸忽快忽慢,有时面色潮红、大汗淋漓,有时转为苍白、汗闭,体温可高达41℃ 以上,也可以低至35℃以下而不升,最后呼吸停止,终于血压下降、心脏停搏而死亡。
2、枕骨大孔疝
患者常有剧烈头痛,反复呕吐,生命体征紊乱和颈项强直、疼痛,意识改变出现较晚,没有瞳孔的改变而呼吸骤停发生较早。
3、大脑镰下疝
引起病侧大脑半球内侧面受压部的脑组织软化坏死,出现对侧下肢轻瘫、排尿障碍等症状。
【治疗原则】
应立即给予降颅压治疗,静脉输入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去除病因,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健康指导】
1、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迅速开放静脉通路,给予20%甘露醇250m静脉输入,在20min内输完。
2、配合医生做好输血、备皮、CT检查等术前准备。
3、如出现枕骨大孔疝,患者出现呼吸骤停,应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做好穿刺及手术准备。
4、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状态的变化,每1~2
小时检查一次,或遵医嘱检测并记 录
【点击下列图片查看更多详细内容】
相关推荐点击查看:出院指导及注意事项 神经外科标语 神经内科标语
注:为了便于顾客选图,我们特别制作了产品目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您需要的目录。
目录以word格式。按住ctrl键点击相关目录,可以链接到网站看实物大图及价格材质说明。谢谢!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