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图内容:
神经外科健康教育宣传栏1
关爱生命 奉献真情
高血压脑出血的健康指导
【病因】
高血压脑出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绝大多数是因为高血压并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
【临床表现】
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和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出血量少时,血肿可自行吸收消散,症状逐渐缓解。
【治疗原则】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应在非手术治疗未能奏效而出血尚未引起原发高血压脑出血或继发的致命损害时才有价值。
1、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的发生和发展,改善脑循环,促进受压脑组织的及早恢复。
2、非手术治疗包括绝对卧床、镇静与稳定血压,应用脱水药、止血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疗法,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健康指导】
1、绝对卧床2~4周,床头抬高15~30°,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出血的机会。
2、陪护探视人员的管理:必须严格控制探视,以免引起患者情绪激动、血压升高,引起再出血;同时患者因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加重病情,甚至增加颅内感染的机会。因此控制探视非常重要。
3、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脱落、扭曲、阻塞,保持一定高度。每日用生理盐水擦洗口腔2次,每隔2h翻身、扣背,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防治口腔溃疡和压疮。
4、功能锻炼:只要患者病情稳定,都应及早进行床上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
【康复指导】
1、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视,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2、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 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1次不必过分紧张。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3、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躁动的症状时,应采取约束带、床挡等保护措施,可防止患者自行拔除输液管或胃管,及发生坠床等不必要的意外。
4、病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给予合理治疗后,随着病情的好转,头痛会逐渐消失,因此不必过度紧张,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如在治疗过程中,疼痛严重,不能耐受,请及时通知医生,以便医生能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5、老年患者长期卧床者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可使用药物祛痰,并加强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动咳出,以减轻肺部感染。无力咳痰者,采取吸痰措施。
6、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超过2h,易发生压疮,应加强翻身,按摩受压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肢体放置功能位,防畸形。
7、饮食:要营养丰富、低脂、清单软食,如鸡蛋、豆制品等。进食困难者,可头偏向一侧,喂食速度要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8、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香蕉、蜂蜜,多进水,加强适度翻身,摩擦腹部,减少便秘发生。 患者数天未解便或排便不畅,可使用缓泻剂,诱导排便。禁忌用力屏气排便,预防再次脑出血。
9、恢复期据医嘱摇高床头10~15°,按耐受及适应程度逐渐摇高床头至半卧位,每天30min或1~2h不等。
10、高血压是本病常见诱因,服用降压药物要按时定量,不随意增加药量,防止血压骤升骤 降而加重病情。
11、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压、血脂等,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颅脑损伤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
颅脑损伤是指头发、颅骨及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通常在暴力作用下颅骨变形,颅腔内容物扭曲、挤压、延伸乃至撕裂。
【心理指导】
颅脑损伤多为意外发生,病情急、伤势严重、威胁生命,病人及家属易产生恐惧心理,以致影响抢救和治疗。因此,应向家属讲明稳定情绪、争取时间、配合治疗的必要性,以取得支持。病情稳定后,需长时间进行精心的护理和康复锻炼,此时病人及家属易发生焦虑、烦躁情绪,应指导家属务必让病人时刻感到被关怀、理解和支持,增强病人的自信心。
【术前指导】
1、体位: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 30度,保持头部与躯干的中枢处于同一直线上,以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脑水肿;
2、饮食指导:伤后清醒无手术指征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有消化道出血者暂进食;全麻手术者,术前10~12小时禁食,6~8小时禁水,以防术中误吸;
3、防止坠床,加床档及留专人看护;
4、腰椎穿刺是确诊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必要方法,应取得家属的支持;
5、病情发生变化,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喷射状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向家属解释;
6、出现脑脊液鼻、耳漏时,说明有颅底骨折,神志清醒者给予半卧位,昏迷者抬高床头15~30度,患侧卧位,以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脑膜裂缝处,有助于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
7、严禁作鼻、耳道冲洗、滴药和填塞,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感染。嘱病人勿挖耳、抠鼻,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空气被压入或吸入颅内,导致气颅或感染;
8、向家属介绍大致手术过程及时间,取得家属配合。
【术后指导】
1、体位: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幕上开颅手术应卧健侧,以免切口受压;幕下开颅手术,需侧卧或侧俯卧位;吞咽功能障碍者应侧卧,以免口咽分泌物引起误吸,应使头部与脊柱的中枢在同一直线上,避免影响呼吸及颈静脉回流。
2、饮食:全麻清醒后6小时,无吞咽困难者可进少量流食,逐渐改为软食。术后48小时持续昏迷,吞咽功能障碍者给予鼻饲饮食。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避免摄入牛奶、糖类食物,以免引起肠胀气。有消化道出血者暂禁食,出血停止后方可饮食。
3、各种引流管护理方法:
(1)引流管的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2)控制脑脊液引流量,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
(3)引流袋内口低于引流管出口位置,以免逆行感染;
(4)防止引流管扭曲、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4、预防肺部并发症,鼓励咳嗽、咯痰,并及时吸出呼吸道痰液,严格无菌操作;
5、卧床时保持肢体功能位,术后早期进行肢体被动功能锻炼、按摩等,恢复期鼓励病人坐起主动锻炼,当病人能站起时,指导病人离床活动,并给予协助,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6、进行语言训练,从单字单词教起或借助图画训练,不可操之过急。
【出院指导】
1、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有意识障碍及偏瘫者应注意安全,床上翻身活动、行走时需有人陪伴,防止发生意外;
3、向病人讲解语言及肢体功能锻炼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持之以恒,通过再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
4、有继发癫痫者,需坚持服药;
5、随诊。
【效果评价】
1、病人家属了解颅脑损伤后机体各种反应的发生原因;
2、病人及家属能配合各种护理计划的实施;
3、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点击下列图片查看更多详细内容】
相关推荐点击查看:出院指导及注意事项 神经外科标语 神经内科标语
注:为了便于顾客选图,我们特别制作了产品目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您需要的目录。
目录以word格式。按住ctrl键点击相关目录,可以链接到网站看实物大图及价格材质说明。谢谢!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优惠价:¥10元
© 2005-2025 企业文化与文化墙可视化制作专业平台│挂图大师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荷光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搜集自互联网,部分转载文章及图片在搜集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18925107903 传真:020-85662199